中国球员闯荡立陶宛联赛:欧洲篮球新大陆的机遇与挑战
2153
中国篮球的新航路 当22岁的辽宁后卫张镇麟在今年夏天宣布加盟立陶宛联赛劲旅BC狼队时,国内篮球圈炸开了锅。这个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突...
中国篮球的新航路
当22岁的辽宁后卫张镇麟在今年夏天宣布加盟立陶宛联赛劲旅BC狼队时,国内篮球圈炸开了锅。这个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突然成为中国球员登陆欧洲的跳板。
"立陶宛联赛的技术对抗强度远超CBA,这里每个后卫都得学会在包夹中处理球。"——前立陶宛国脚马修利斯如此评价
为什么是立陶宛?
- 欧洲篮球文化深厚:立陶宛人口不足300万,却拥有3座欧联冠军奖杯
- 联赛水平均衡:10支球队实力接近,没有绝对弱旅
- 性价比高:相比西甲、土超,薪资门槛更适合中国球员
张镇麟的适应日记
在首场季前赛中,这位CBA全明星7投1中仅得3分。"他们用身体卡位的方式完全不同,裁判的吹罚尺度让我前两节就3犯。"张镇麟在更衣室接受视频采访时坦言。但三周后,他已经能在训练中连续命中底角三分,防守时的横移速度明显提升。
暗流涌动的挑战
语言障碍是首要难题。立陶宛语属于印欧语系,与汉语毫无关联。球队配备的翻译只能在训练场帮忙,日常生活全靠手机翻译软件。更棘手的是饮食差异——当地主食以黑麦面包和土豆为主,俱乐部不得不专门为中国球员开设小灶。
不过最大的考验来自赛场外。立陶宛冬季日照时间不足6小时,零下15度的严寒中,张镇麟需要每天早晨6点摸黑前往训练馆。"这种环境下要么被同化,要么被淘汰。"他的经纪人王健透露,已有3家立陶宛俱乐部在考察其他中国球员。
——本文特约记者 李响 发自维尔纽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