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公信力碎了一地,前国脚因骂裁判遭停赛,足协真的该管管了
浙江球迷的愤怒瞬间点燃:裁判当时站位仅距事发点5米,却未第一时间吹罚犯规;而奥乌苏的身体接触是否构成犯规,慢镜头显示仅为肩部轻微碰撞。 现场广播记录到球迷齐声高喊:“VAR是摆设,公信力是笑话! ”
年轻主裁徐强强的执法被两队球迷同时诟病。 第80分钟,天津球员禁区内倒地,徐强强未判点球,VAR介入后才改判;补时阶段,海牛外援兰克尔单刀突入禁区倒地,徐强强直接认定假摔,出示第二张黄牌将其罚下。
慢镜头显示,防守球员确实与兰克尔发生腿部接触,但裁判拒绝回看VAR。 这张红牌导致海牛最后时刻少打一人,最终1-2遭逆转。
2025赛季中超数据显示,71%的VAR介入由视频裁判主动发起,主裁自主回看率不足5%。 这意味着多数判罚实为“耳机裁决”,主裁将责任转嫁给VAR。
5月成都蓉城与天津津门虎之战中,主裁杜健鑫因耳机故障被迫独立判罚,全场3次关键判罚零失误。
山东泰山与上海申花的焦点战中,主裁顾春含对泰山出示4张黄牌,申花仅1张。 克雷桑因抗议吃黄牌,而申花朱辰杰背后冲撞陈蒲仅被口头警告。
2025赛季揭幕战,他踩中亚泰门将吴亚珂小腿,主裁李海新看完VAR后只给黄牌;两周后云南玉昆对阵国安,赵宇豪几乎相同动作被直接红牌罚下。
足协评议组对此解释:“裁判对规则理解存在个体差异。 ”球迷翻译成大白话:“全看裁判当天心情”。
孙盛宇在青岛西海岸对阵海港的比赛中,因VAR回看耗时5分钟,半场补时11分钟却实际踢到104分钟。
西海岸球迷计算证实:实际中断仅需补6分钟,“多出的5分钟是留给海港绝杀吗?
7月20日中甲,南通支云遭遇两次争议判罚后,陈彬彬怒斥裁判:“中国足球再有这些裁判,永远上不去! ”中足联火速对其禁赛1场、罚款1万,却对涉事裁判无任何追责。
南通球迷发起“万人联署”要求公布裁判评议记录,48小时获7.2万签名,足协仍沉默以对。
2025年7月,网络爆料揭露部分足协官员与裁判结成利益同盟,通过操纵判罚配合赌球团伙牟利。
河南某队2024年“奇迹保级”被指涉及幕后交易,但足协至今未启动调查。 某北方俱乐部被曝连续三年向裁判委员会“进贡”,知情人士透露:“有些裁判背后站着地方体育局领导,动不得。 ”
某知名裁判连续三个赛季判罚准确率低于70%,却稳居“金哨”候选名单。 足协本赛季收到12份俱乐部申诉,仅公开认定2例错判,无一裁判被公开处罚。
山东泰山针对顾春含的申诉材料长达23页,附16段视频证据,足协回复:“判罚属裁判自由裁量权范围。 ”
京沪大战中,申花外援特谢拉笑着推开主裁顾春含手臂;山东泰山球员克雷桑背对裁判鼓掌讽刺。
本赛季前18轮,球员围堵裁判事件同比激增40%,但足协开出的“非体育行为罚单”仅3张。 当裁判沦为球员眼中的“透明人”,联赛秩序已实质崩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