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股份有限公司”养成记
|万科每年开展员工体质测试
将员工健康和管理层奖金挂钩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2011年万科集团体质测试优良率才60%,这个数据到2017年升到了94%。2017年起,万科不仅采用了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国民体质测定标准》,还实现了体质测试成绩实时更新,并为员工提供更具个性化的锻炼提升建议。
据万科工会负责人唐知芬介绍,除体质测试外,万科还倡导每个城市公司的办公室都要有健身设备、小区为业主提供健身设备和跑道,并为员工在公司附近的健身房争取优惠,在提升员工运动便利度的同时,降低时间和价格成本。
2019年,万科35周年之际,有媒体人撰稿称,万科对地产行业的贡献中,有一个就是推动了地产行业运动文化的形成。如今,不少地产企业都将体育运动融入企业文化的塑造中。崇尚健康理念的企业文化将是增强人才素养、加速企业发展、推动行业进步的重要的力量源泉。
播下一颗种子
“我每到一个城市的办公室,就先看有没有淋浴室。”郁亮说道,“有些总经理说,我们地方很挤,没有空间做淋浴室。我就回复他,你有独立办公室,拿出来用不就行了吗?”要有淋浴室的背后,是万科从上而下为员工运动创造条件的坚持。
“公司在每个员工心中播下了一颗尝试运动的种子,并努力让它持续被浇水、施肥,慢慢地发芽、长大。”马克礼说道。领导带头做运动,没有怕做运动被质疑工作不饱和的心理负担,还有骑行、羽毛球、篮球、游泳、跑步、瑜伽等数十个俱乐部可供选择。
|武汉万科长跑俱乐部
同事之间在运动上的“帮传带”也已经成为常态。在马克礼刚开始减重时,有同事从饮食结构、运动装备、训练强度等方面给了他很多实用的建议。而唐知芬坦言,自己被同事带着学会了网球、游泳等运动,“身体健康达到了满意的状态。”
如何让员工跨出迈向健康生活的第一步,并悉心呵护刚萌芽的健康种子?万科安排了专业化系统性的线上和线下课程。据刘曼丽回忆,她原本跑3公里就会喘,在参加半程马拉松线上培训的过程中,却跑出了5公里、10公里、15公里……与天南地北的万科员工聚集在一个培训群里,一起练、一起跑,让她感觉没那么累。甚至有一次,培训老师布置了“作业”——10个人在一个月内合计跑210公里。结果,她所在的小组当月10号就提前完成了。
|“跑一个半马”教练建议的训练计划
在线下培训课程方面,万科充分利用了办公区域和午休时间。马克礼介绍,他们将会议室的桌椅清空,铺上瑜伽垫,等专业老师来上课。正午的阳光在玻璃窗上雀跃,张手、伸腿、拉筋、下腰……随着微微渗出的汗珠一同流走的还有身体的疲惫。在一天快节奏的工作中,他们抓住难得的午间慢时光,感受运动带来的身心愉悦。
此外,万科还为员工组织了“百日燃脂”活动、“嗨跑行动”等,公司饭堂甚至准备了专门的减肥餐。在“百日燃脂”活动中,黄鹏成功减重20斤。已过40岁的他,却有不输给年轻人的蓬勃朝气。“万科是一个意志坚定的公司,倡导的健康文化让每个员工都成为受益者。”黄鹏说道。
健康的“拼图”
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事业?家庭?个人价值的实现?不管你的答案是哪个?有一样东西是这一切的基石。它就是——健康。
至少,《2021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显示,有93%的人是这样认为的。而且,2020年人们对身体健康有更高的期望值,达到了8.4的高分。追求健康,正成为共识。
想要健康,就离不开科学系统的运动。但真的有那么多的时间来运动吗?马克礼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有!
迎着晨曦,在早高峰骑车通勤,看着因塞车而烦躁得按喇叭的司机们,马克礼油然而生一种“自己是整条街最靓的仔”的满足感。因被调去天津滨海新区上班,开车经常遇堵,也要花费跟骑车一样的一个多小时,马克礼干脆将通勤变成锻炼。
|万科员工马克礼骑行
在马克礼看来,像通勤、午休这些碎片化的时间,挤出来做运动,比如15分钟的力量训练,持之以恒的话,效果还是明显的。
除了马克礼外,赵典也是“碎片化时间的管理大师”。在公司组织的减重活动中,他用了80天成功减重了30斤。赵典认为,从每天吃饭、玩手机的时间中抠一点出来,能攒出一两个小时来运动。
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运动,不仅锻炼身体,还能拉近和同事间的距离。据万科前员工张阳介绍,同事们经常在业余时间相聚切磋球艺,并开展定期培训。“比如营销、采购和财务等部门的员工,大家都会分享自己的专业知识。”张阳说道。这无形中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也促进了部门的协作。“当然,最重要的是,让我们养成了坚持运动的好习惯。”
一点一滴的努力,一日一夜的寸进,也许就像一块块不起眼的小拼图,但日积月累就能产生巨大的能量,能锻炼出更健硕的体魄,能磨练出更坚强的意志。万科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为员工搭建健康的“拼图”。
燃烧吧,健康能量
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跑步成了慢下来的生活方式。作家村上春树曾说过:“跑步中含有令我们非常熟悉的东西,跑起来后,我们会身处宁静之地。”
跑步正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运动——《2021国民运动健康洞察报告》显示。而当跑步成为一种企业文化,甚至社区文化时,群体和个人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这个答案,也许能从万科“荣誉员工”及业主鞠学成和隗耀华夫妇身上找到。
12月的天津,正是冷的时候。绕着小区跑了一圈又一圈,鞠学成在跑完后用手擦了擦汗,竟搓出一层薄薄的白霜。2013年,万科面向社区业主发起“择邻而跑”活动,在规定时间内统计报名者跑步里程总和,排名前十者将参加波士顿马拉松。最终,鞠学成如愿参加了2014年第118届波士顿马拉松。
|鞠学成在第118届波士顿马拉松现场
2015年6月,鞠学成创立了东丽湖万科城爱跑团。从起初的三五个人到如今160多人,且90%以上是年轻人,隗耀华形容跑团已经“从一个瘦子变成拥有健硕身形的人”。“跑步已经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万科就像领跑人一样,领我跑进健康生活。”鞠学成说道。年过花甲的他们,还在享受着跑步带来的快乐。
|鞠学成创立东丽湖万科城爱跑团
这份快乐,值得向全社会传递。2013年,万科发起并主办全程5公里的城市乐跑赛,提倡“乐”而非“赛”。至今,万科乐跑足迹遍布国内外60个主要城市,举办赛事超460场,吸引近221万人、约3万家企业、7万多个家庭及51所高校参与。
|万科城市乐跑赛现场
其中,万科新年马拉松赛事备受社会瞩目。纵观中国马拉松赛事发展史,2015年是其增长 井喷期。为响应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国田径协会在2015年宣布取消对马拉松赛事的审批,并鼓励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推进中国马拉松的发展。
万科积极参与其中。据万科健康文化负责人黄瑞勤介绍,为了给参与者更好的赛事体验,万科创造了很多个“第一次”,比如第一次引进跑步医者、第一次制作彩色奖牌、第一次组织线上马拉松……还特别讲究赛事细节,曾经有赞助商投放了洗衣留 香珠,万科就事先 用留香 珠把运动服洗净、晾干后再发给参赛者。
正因此,万科新年马拉松赛事成为国内马拉松爱好者的“理想殿堂”。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1深圳大鹏万科新年马拉松采用“线上赛”方式,吸引了近31万人报名,最终完成赛事者占比92.3%,总里程302.9万公里,可绕地球75.5圈。而2022年的万科新年马拉松将沿用“云端”模式,以“燃冬行动 由我领跑”为主题,在2021年12月10日正式开跑。点击下方图片,开启你的“燃冬行动”吧。
|扫码报名2022万科新年马拉松
除乐跑外,万科还致力于冰球运动的推广。在即将到来的北京2022冬奥会,万科也“不缺席”。除了成为中国国家冰球队的官方合作伙伴,万科正在参与建设北京冬奥会场馆之一——延庆冬奥村。不遗余力地助力全民运动的健康潮流,正是万科企业社会责任的彰显。
运动者因运动而健康,又将这种健康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更多的人。这个过程,就像 传递火炬般,一个接一个点燃,从“孤火”燃烧成“燎原之势”,哪怕在寒冬,也让人热血沸腾。
“如果真的要跑步,那么你的动力不应该是坚持的毅力,而是快乐运动,只有这样动力才够持久。”郁亮说道。在跑步等运动中,享用健康丰盛的人生;在传递快乐的同时,让健康“燃”起来,这是万科曾经做的、现在做的、将来还会做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