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桌球錦標賽(桌球賽)
世界桌球錦標賽(簡稱”世乒賽”,英文:World Table Tennis Championships)由國際桌球聯合會主辦,每屆比賽由國際桌球聯合會授權比賽地桌球協會主辦,具有廣泛的影響力。
世乒賽為男女單打,男女雙打和混雙以及男女團體共七項賽事。首屆於1926年12月在英國倫敦舉行,從1959年的第二十五屆開始改為每兩年舉辦一次。它是國際桌球聯合會主辦的一項最高水平的世界桌球大賽,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它與桌球世界盃、奧運會並稱為“桌球運動的三大賽事”。
2019年4月22日,2022年世乒賽落戶成都。
基本介紹
中文名:世界桌球錦標賽外文名:World Table Tennis Championships創立時間:1926年12月發源地點:英國倫敦現任主席:托馬斯主辦單位:國際桌球聯合會
基本簡介,設立背景,發展歷史,賽事規則,團體賽比賽規則,參賽資格,抽籤,獎品,仲裁,賽事賽程,歷屆冠軍,團體冠軍,男子單打前三甲,女子單打前三甲,雙打冠軍,歷屆之最,趣聞軼事,獎盃故事,桌球外交,傳奇人物,瓦爾德內爾,鄧亞萍,劉國梁,孔令輝,王楠,張怡寧,李曉霞,張繼科,丁寧,馬龍,中國成績,20世紀,21世紀,中國舉辦,
基本簡介設立背景1926年12月,在國際乒聯正式成立的同時,第一屆世界桌球錦標賽在英國倫敦舉行。實力雄厚的匈牙利隊獲得了當時所設的男子團體、男子單打、男子雙打、女子單打和混合雙打5個項目的全部冠軍。1928年舉行的第二屆世乒賽增設女子雙打比賽,1933年舉行的第八屆世乒賽又增設了女子團體比賽。1928年至1939年、1947年至1957年,世乒賽每年舉行一次。從1959年的第二十五屆開始改為每兩年舉行一次。從第四十七屆(2003/2004年)世乒賽以後,正式改為單數年進行單項比賽,雙數年進行團體比賽(但合併計算為一屆比賽)。前八屆未設女子團體賽,第二屆開始有女子雙打比賽。從第一屆世乒賽到1951年的第十八屆世乒賽,歐洲運動員占有絕對優勢,獲得了絕大多數冠軍。加上後來奪得的冠軍,匈牙利隊獲得的冠軍總數為73個,其中有9個是與其他國家的選手合作奪得的。從1959年容國團為中國奪得第一個世界冠軍到第五十一屆(2011年單項)世乒賽結束,中國共獲得122.5個世乒賽冠軍,已經大大超過第二名匈牙利隊的68.5個和第三名日本隊的47個。國際乒聯的最高權力機構為全體代表大會。代表大會每兩年召開一次,並於同時同地舉辦世界桌球錦標賽,至2017年,國際乒聯已從成立時的9個會員協會發展到226個。未經國際乒聯允許,任何桌球比賽不能用“世界”稱號。發展歷史1926年1月,在德國柏林舉行了一次國際桌球賽,共有9個國家的64名男運動員參加了比賽。在比賽同時召開的參加國代表會議上,在德國勒赫曼博士的倡議下,決定舉辦歐洲桌球錦標賽(即後來的世乓賽)並建議成立國際乒聯。同年12月,國際乒聯正式成立,並把在倫敦舉行的歐洲錦標賽命名 為第一屆世界桌球錦標賽。當時的比賽沒有秩序冊,所有參賽選手必須呆在現場,由裁判員隨叫隨到進行比賽。運動員隨意著裝,有穿長裙的、長褲的,有打領帶穿皮鞋的,門票免費。當時英國的《泰晤士報》對決賽做了報導並給予好評。此後幾十年的時間裡,世界桌球運動及其世界錦標賽經歷了幾個重大的發展階段:第一階段(1926~1951年):歐洲桌球運動的鼎盛時期1926至1951年共舉行了18屆世乒賽。這一階段,歐洲隊占絕對優勢。在這期間,規則的改變和器材的改革,有力地促進了技術的發展。如球檯由4.8尺長增至5尺,球網由6.5寸高降為6寸,球從軟球改為硬球。對比賽時間也做出規定:一場三局兩勝的單打,不得超過1小時,五局三勝的比賽不得超過1小時45分鐘,禁止用手指旋轉球的那卡爾式發球。第二階段(1952~1959年):日本隊震動世界乒壇日本乒協於1928年加入國際乒聯,1952年首次參加世乒賽,一舉奪得女團、男單、男雙、女雙的4項冠軍。又在第21屆至25屆世乒賽中蟬聯男團冠軍,並多次獲得5個單項的冠軍,總計24項次。尤其是在1954年的第21屆世乒賽上,日本男女隊同時獲得團體冠軍。到了第25屆,日本隊又奪得6項冠軍,日本隊的赫赫戰績,使桌球運動的優勢從歐洲轉到了亞洲。第三階段(1959~1969年):中國隊崛起,朝鮮隊嶄露頭角1959年,中國運動員容國團在第25屆世乒賽男單比賽中連續戰勝了許多世界高手,為中國奪得了有史以來的第一個世界冠軍。1961年至1965年,中國隊又以獨特的打法,奪得11項冠軍。其中在1965年的第28屆錦標賽中,中國隊奪得5個冠軍,達到了中國運動隊有史以來的第一個高峰,也標誌著中國男女隊均已進入世界先進行列。60年代後期,中國隊沒有參加第29、30屆世乒賽,七項冠軍是在日本與歐洲、朝鮮各隊之間爭奪的。在第29屆比賽中,朝鮮男隊連續打敗了歐洲強隊,奪得團體亞軍,女隊也成為世界強隊之一。第四階段(1971~1979年):歐洲隊復興,中國隊重整旗鼓第31屆世乒賽上,歐洲湧現出一大批有實力的年輕選手,如瑞典隊的本格森,匈牙利隊的約尼爾、克蘭帕爾,南斯拉夫的舒爾貝克、斯蒂潘契奇,捷克斯洛伐克的奧洛夫斯基和蘇聯的薩爾霍揚等。19歲的本格森連續戰勝了中國隊和日本隊的強手,一舉奪得男單冠軍。第32屆世乒賽上,瑞典男隊打破了亞洲保持長達20年之久的團體冠軍紀錄。到了第33屆,男單決賽是在約尼爾和斯蒂潘契奇之間進行的。中國隊在33屆和34屆世乒賽上重新奪回男女團體冠軍。在第35屆世乒賽上,歐洲隊復興,匈牙利隊在失去男團冠軍整整27個年頭之後,又從中國男隊手中奪走了斯韋思林杯。而南斯拉夫男隊在經過25年之後,重新奪得男雙冠軍。70年代的5屆世乒賽,在總共35項冠軍中,中國隊獲得16.5項,匈牙利和日本各獲4項,瑞典隊獲得3項,朝鮮獲2.5項。第五階段(1981~1988年):中國隊攀上世界高峰,演變成“中國打世界”的局面1981年,中國隊在36屆世乒賽上囊括7項冠軍及5個單項的亞軍,創造了世界乒壇55年來由一個國家包攬全部冠軍的空前紀錄。此後,在第37屆、38屆、39屆世乒賽上,又連續3次奪得6項世界冠軍。但在1989年的第40屆世乒賽上,成績滑至低谷,男隊丟了團體、單打、雙打冠軍。整個80年代,中國男隊從登頂到跌入低谷,都是與歐洲隊交手的結果。以男團決賽為例:36屆,中國男隊5比2勝匈牙利隊,37屆,中國男隊5比1勝瑞典隊,38屆,仍然以5比0勝瑞典隊,39屆,5比0再勝瑞典隊,到了第40屆,卻以0比5敗在瑞典人手下。第六階段(1991年~):“世界打中國”成績卓著,歐洲隊領先5~6年。中國隊走出低谷,重攀高峰。自桌球項目1988年進入奧運會以後,歐洲乒壇職業化迅速發展,各種比賽頻繁,加上待遇優厚,極大地促進了歐洲桌球技術的發展。“世界打中國”成績顯著:在41屆世乒賽上,歐洲男隊囊括了團體前5名,以瑞典為首的男隊,已領先於中國隊和亞洲各隊。
中國男隊走出低谷,從男雙項目最先有所突破。由第40屆世乒賽的第3名開始,一直升至第42屆的男雙金、銀、銅牌以及混雙的金牌。在第43屆世乒賽上,中國隊繼1981年襄括冠軍之後,歷時14年,又一次從低谷奮起,奪得全部比賽的7項冠軍,真正重攀高峰,再創輝煌。賽事規則團體賽比賽規則世界桌球男子團體錦標賽(斯韋思林杯)的比賽方法。各單位可報 5名選手參加比賽,每次比賽雙方可以從中挑選 3名選手出場。比賽採用9場5勝制(每場比賽採用3局2勝制),以先贏得5場者為勝方。比賽前,雙方用抽籤的方法選定主、客隊。 主隊3名選手定為A、B、C;客隊3名選手定為X、Y、Z。9場比賽的次序為:①A對X ②B對Y ③C對Z ④B對X ⑤A對Z ⑥C對Y ⑦B對Z ⑧C對X ⑨A對Y。世界桌球女子團體錦標賽(考比倫杯)的比賽辦法,各單位可報 4名選手參加比賽,每次比賽雙方可以從中挑選 2名選手參加單打,再從 4名選手中任選 2名選手配對參加排在第 3場的雙打。比賽採用5場3勝制(每場比賽亦採用3局2勝制),以先贏得 3場者為勝方。比賽前,雙方用抽籤的方法選定主、客隊。主隊2名單打選手定為A、B;客隊2名單打選手定為X、Y。5場比賽的次序為:①A對X ②B對Y ③雙打 ④A對Y ⑤B對X。參賽資格由各個已交付至當年會費的成員協會推薦的運動員都可報名參賽。每個成員協會可報5男、5女參加單打比賽。除此之外,每項可多報1名運動員,而這名運動員應排名在當期國際乒聯排名表的前十位以內。每個協會參加單打比賽的人數不可超過7人。主辦協會參加各單打比賽的人數可超過此規定1至2人。男單和女單可各報7人。抽籤抽籤儀式在國際乒聯技術委員會的監督下進行。獎品各個項目獲勝的運動員有權將各自的獎盃保留至下一年12月31日。除獎盃外,每個單打和雙打項目的獲勝者將得到一塊金牌,決賽的失利者將得到一塊銀牌,半決賽的失利者將得到銅牌。所有參賽選手將獲得參賽證書。仲裁仲裁委員會會議在賽期間視情況需要可舉行數次,被仲裁委員會認為與會議內容有直接關係的協會有權參加該會議。賽事賽程世界桌球錦標賽分預選賽和正式比賽兩個階段。歷屆冠軍團體冠軍年份屆數舉辦地男子團體冠軍女子團體冠軍1926第01屆英國倫敦匈牙利1928第02屆瑞典斯德哥爾摩匈牙利1929第03屆匈牙利布達佩斯匈牙利1930第04屆德國柏林匈牙利1931第05屆匈牙利布達佩斯匈牙利1932第06屆捷克布拉格捷克1933第07屆奧地利巴登匈牙利1934第08屆法國巴黎匈牙利德國1935第09屆英國溫布利匈牙利捷克1936第10屆捷克布拉格奧地利捷克1937第11屆奧地利巴登美國美國1938第12屆英國溫布利匈牙利捷克1939第13屆埃及開羅捷克德國1947第14屆法國巴黎捷克英國1948第15屆英國溫布利捷克英國1949第16屆瑞典斯德哥爾摩匈牙利美國1950第17屆匈牙利布達佩斯捷克羅馬尼亞1951第18屆奧地利維也納捷克羅馬尼亞1952第19屆印度孟買匈牙利日本1953第20屆克羅地亞布加勒斯特英國羅馬尼亞1954第21屆英國溫布利日本日本1955第22屆荷蘭烏得勒支日本羅馬尼亞1956第23屆日本東京日本羅馬尼亞1957第24屆瑞典斯德哥爾摩日本日本1959第25屆德國多特蒙德日本日本1961第26屆中國北京容國團、王傳耀、徐寅生、莊則棟、李富榮日本1963第27屆捷克布拉格徐寅生、莊則棟、李富榮、張燮林、王家聲日本1965第28屆南斯拉夫盧布爾雅那莊則棟、李富榮、張燮林、徐寅生、周蘭蓀梁麗珍、李赫男、林惠卿、鄭敏之1967第29屆瑞典斯德哥爾摩日本日本1969第30屆德國慕尼黑日本蘇聯1971第31屆日本名古屋莊則棟、李富榮、李景光、郗恩庭、梁戈亮日本1973第32屆南斯拉夫塞拉耶佛瑞典韓國1975第33屆印度加爾各答許紹發、梁戈亮、李振恃、陸元盛、李鵬葛新愛、張立、胡玉蘭、鄭懷穎1977第34屆英國伯明罕梁戈亮、李振恃、郭躍華、黃亮、王俊葛新愛、張立、張德英、朱香雲1979第35屆朝鮮平壤匈牙利葛新愛、張立、張德英、曹燕華1981第36屆南斯拉夫諾維薩德謝賽克、蔡振華、施之皓、郭躍華、王會元張德英、曹燕華、童玲、齊寶香1983第37屆日本東京謝賽克、蔡振華、江嘉良、郭躍華、范長茂曹燕華、童玲、耿麗娟、倪夏蓮1985第38屆瑞典哥德堡謝賽克、江嘉良、王會元、陳新華、陳龍燦童玲、戴麗麗、耿麗娟、何智麗1987第39屆印度新德里江嘉良、陳龍燦、陳新華、王浩、滕義戴麗麗、陳靜、李惠芬、焦志敏1989第40屆德國多特蒙德瑞典李惠芬、陳靜、陳子荷、胡小新1991第41屆日本千葉瑞典朝鮮聯隊1993第42屆瑞典哥德堡瑞典高軍、陳子荷、鄧亞萍、喬紅1995第43屆中國天津王濤、馬文革、丁松、孔令輝、劉國梁鄧亞萍、喬紅、劉偉、喬雲萍1997第44屆英國曼徹斯特王濤、馬文革、丁松、孔令輝、劉國梁鄧亞萍、王楠、李菊、楊影、王晨2000第45屆馬來西亞吉隆坡瑞典王楠、李菊、孫晉、王輝、張怡寧2001第46屆日本大阪孔令輝、劉國梁、劉國正、王勵勤、馬琳王楠、李菊、孫晉、楊影、張怡寧2004第47屆卡達多哈孔令輝、劉國正、王勵勤、馬琳、王皓王楠、李菊、張怡寧、牛劍鋒、郭躍2006第48屆德國不萊梅王勵勤、馬琳、王皓、陳玘、馬龍王楠、張怡寧、郭躍、郭焱、李曉霞2008第49屆中國廣州王勵勤、馬琳、王皓、陳玘、馬龍王楠、張怡寧、郭躍、郭焱、李曉霞2010第50屆俄羅斯莫斯科馬琳、王皓、馬龍、張繼科、許昕新加坡2012第51屆德國多特蒙德馬琳、王皓、馬龍、張繼科、許昕郭躍、郭焱、李曉霞、丁寧、劉詩雯2014第52屆日本東京王皓、馬龍、張繼科、許昕、樊振東李曉霞、丁寧、劉詩雯、陳夢、朱雨玲2016第53屆馬來西亞吉隆坡馬龍、張繼科、許昕、樊振東、方博李曉霞、丁寧、劉詩雯、陳夢、朱雨玲2018第54屆瑞典哈爾姆斯塔德馬龍、許昕、樊振東、林高遠、王楚欽丁寧、劉詩雯、朱雨玲、陳夢、王曼昱
男子單打前三甲地點時間冠軍亞軍季軍布達佩斯2019年馬龍(中國)法爾克(瑞典)梁靖崑(中國)安宰賢(韓國)杜塞道夫2017年馬龍(中國)樊振東(中國)許昕(中國)李尚洙(韓國)蘇州2015年馬龍(中國)方博(中國)樊振東(中國)張繼科(中國)巴黎2013年張繼科(中國)王皓(中國)馬龍(中國)許昕(中國)鹿特丹2011年張繼科(中國)王皓(中國)馬龍(中國)波爾(德國)橫濱2009年王皓(中國)王勵勤(中國)馬龍(中國)馬琳(中國)薩格勒布2007年王勵勤(中國)馬琳(中國)王皓(中國)柳承敏(韓國)上海2005年王勵勤(中國)馬琳(中國)梅茲(丹麥)吳尚垠(韓國)巴黎2003年施拉格(奧地利)朱世赫(韓國)孔令輝(中國)格林卡(希臘)大阪2001年王勵勤(中國)孔令輝(中國)蔣澎龍(中國台北)馬琳(中國)埃因霍溫1999年劉國梁(中國)馬琳(中國)施拉格(奧地利)瓦爾德內爾(瑞典)曼徹斯特1997年瓦爾德內爾(瑞典)薩姆索諾夫(白俄羅斯)孔令輝(中國)閻森(中國)天津1995年孔令輝(中國)劉國梁(中國)丁松(中國)王濤(中國)哥德堡1993年蓋亭(法國)塞弗(比利時)普里莫拉茨(克羅地亞)瓦爾德內爾(瑞典)千葉1991年佩爾森(瑞典)瓦爾德內爾(瑞典)金澤洙(朝鮮聯隊)馬文革(中國)多特蒙德1989年瓦爾德內爾(瑞典)佩爾森(瑞典)格魯巴(波蘭)於沈潼(中國)新德里1987年江嘉良(中國)瓦爾德內爾(瑞典)陳新華(中國)滕毅(中國)哥德堡1985年江嘉良(中國)陳龍燦(中國)盧傳松(中國香港)滕毅(中國)東京1983年郭躍華(中國)蔡振華(中國)江嘉良(中國)王會元(中國)塞爾維亞1981年郭躍華(中國)蔡振華(中國)本格森(瑞典)舒爾貝克(南斯拉夫)平壤1979年小野誠治(日本)郭躍華(中國)李振恃(中國)梁戈亮(中國)伯明罕1977年河野滿(日本)郭躍華(中國)黃亮(中國)梁戈亮(中國)加爾各答1975年約尼爾(匈牙利)斯蒂潘尼契(南斯拉夫)河野滿(日本)高島規郎(日本)塞拉耶佛1973年郗恩庭(中國)約翰松(瑞典)斯蒂潘契夫(南斯拉夫)舒爾貝克(南斯拉夫)名古屋1971年本格森(瑞典)伊藤(日本)郗恩庭(中國)舒爾貝克(南斯拉夫)慕尼黑1969年伊藤(日本)舒勒(西德)葛西健二(日本)田阪登紀夫(日本)斯德哥爾摩1967年長谷川信彥(日本)河野滿(日本)木村興治(日本)舒勒(聯邦德國)盧布爾雅那1965年莊則棟(中國)李富榮(中國)周蘭蓀(中國)舒勒(聯邦德國)布拉格1963年莊則棟(中國)李富榮(中國)王志良(中國)張燮林(中國)北京1961年莊則棟(中國)李富榮(中國)徐寅生(中國)張燮林(中國)多特蒙德1959年容國團(中國)西多(匈牙利)邁爾斯(美國)荻村伊智朗(日本)斯德哥爾摩1957年田中利明(日本)荻村伊智朗(日本)安德里亞迪斯(捷克斯洛伐克)施耐德(德國)東京1956年荻村伊智朗(日本)田中利明(日本)諾和昭雄(日本)富田芳雄(日本)烏特勒支1955年田中利明(日本)多利納(南斯拉夫)史蒂芬卡菲羅(法國)西多(匈牙利)溫布利1954年荻村伊智朗(日本)弗里斯搏格(瑞典)安德里亞迪斯(捷克斯洛伐克)伯格曼(英國)布加勒斯特1953年西多(匈牙利)安德里亞迪斯(捷克斯洛伐克)高基安(匈牙利)斯蒂佩克(捷克斯洛伐克)孟買1952年佐藤(日本)高基安(瑞典)阿毛萊迪(法國)魯特霍福特(法國)維也納1951年李奇(英國)安德里亞迪斯(捷克斯洛伐克)西多(匈牙利)瓦茨拉夫-塔萊巴(捷克斯洛伐克)布達佩斯1950年伯格曼(英國)索斯(匈牙利)安德里亞迪斯(捷克斯洛伐克)西多(匈牙利)斯德哥爾摩1949年李奇(英國)瓦納(捷克斯洛伐克)馬丁-來斯曼(美國)F·蘇斯(匈牙利)溫布利1948年伯格曼(英國)瓦納(捷克斯洛伐克)阿毛萊迪(法國)安德里亞迪斯(捷克斯洛伐克)巴黎1947年瓦納(捷克斯洛伐克)西多(匈牙利)里奇(英國)路易斯-派格利羅(美國)開羅1939年伯格曼(英國)埃爾利奇(法國)杜利納(南斯拉夫)瓦納(捷克斯洛伐克)溫布利1938年瓦納(捷克斯洛伐克)伯格曼(英國)巴納(匈牙利)迪波爾-哈茲(匈牙利)巴登1937年伯格曼(英國)埃爾利奇(法國)漢斯哈亭哥(奧地利)F·蘇斯(匈牙利)布拉格1936年科拉爾(捷克斯洛伐克)埃爾利奇(法國)伯格曼(奧地利)F·蘇斯(匈牙利)溫布利1935年維克托·巴納(匈牙利)斯扎巴多斯(匈牙利)埃爾里奇(波蘭)歐文科恩(匈牙利)巴黎1934年維克托·巴納(匈牙利)貝拉克(匈牙利)蒂博爾-哈茲(美國)斯扎巴多斯(匈牙利)巴登1933年維克托·巴納(匈牙利)科拉爾(捷克斯洛伐克)葛蘭茲(匈牙利)阿德里安海登(美國)布拉格1932年維克托·巴納(匈牙利)斯扎巴多斯(匈牙利)博羅什-伊斯特萬(英國)歐文科恩(奧地利)布達佩斯1931年斯扎巴多斯(匈牙利)巴納(英國)科瓦奇費倫茨(匈牙利)邁德加洛格(德國)柏林1930年維克托·巴納(匈牙利)貝拉克(匈牙利)大衛-羅傑斯-利奧波德(匈牙利)伊斯特萬-克雷恩(匈牙利)布達佩斯1929年佩利(英國)斯扎巴多斯(匈牙利)安德里亞迪斯(英國)梅什洛維奇(匈牙利)斯德哥爾摩1928年梅什洛維茨(匈牙利)貝拉克(匈牙利)保羅弗雷茲曼(奧地利)艾爾弗雷德-萊爾貝斯特(奧地利)倫敦1926年雅各比(匈牙利)梅什洛維茨(匈牙利)班納特(英國)愛德華(奧地利)
女子單打前三甲地點時間冠軍亞軍季軍布達佩斯2019劉詩雯(中國)陳夢(中國)丁寧(中國)王曼昱(中國)杜塞道夫2017丁寧(中國)朱雨玲(中國)劉詩雯(中國)平野美宇(日本)蘇州2015丁寧(中國)劉詩雯(中國)木子(中國)李曉霞(中國)巴黎2013李曉霞(中國)劉詩雯(中國)丁寧(中國)朱雨玲(中國)鹿特丹2011丁寧(中國)李曉霞(中國)劉詩雯(中國)郭躍(中國)橫濱2009張怡寧(中國)郭躍(中國)劉詩雯(中國)李曉霞(中國)薩格勒布2007郭躍(中國)李曉霞(中國)郭焱(中國)張怡寧(中國)上海2005張怡寧(中國)郭焱(中國)郭躍(中國)林菱(中國香港)巴黎2003王楠(中國)張怡寧(中國)鮑羅斯(克羅地亞)李菊(中國)大阪2001王楠(中國)林菱(中國香港)金雲美(朝鮮)張怡寧(中國)埃因霍溫1999王楠(中國)張怡寧(中國)李楠(中國)柳智慧(韓國)曼徹斯特1997鄧亞萍(中國)王楠(中國)李菊(中國)鄔娜(中國)天津1995鄧亞萍(中國)喬紅(中國)劉偉(中國)喬雲萍(中國)哥德堡1993玄靜和(韓國)陳靜(中國台北)巴蒂斯庫(羅馬尼亞)高軍(中國)千葉1991鄧亞萍(中國)李粉姬(朝鮮)陳丹蕾(中國香港)喬紅(中國)多特蒙德1989喬紅(中國)李粉姬(朝鮮)陳靜(中國)玄靜和(韓國)新德里1987何智麗(中國)梁英子(韓國)戴麗麗(中國)管建華(中國)哥德堡1985曹燕華(中國)耿麗娟(中國)戴麗麗(中國)齊寶香(中國)東京1983曹燕華(中國)梁英子(韓國)黃俊群(中國)齊寶香(中國)塞爾維亞1981童玲(中國)曹燕華(中國)李壽子(韓國)張德英(中國)平壤1979葛新愛(中國)李松石(朝鮮)童玲(中國)張德英(中國)伯明罕1977朴英順(朝鮮)張立(中國)葛新愛(中國)張德英(中國)加爾各答1975朴英順(朝鮮)張立(中國)費爾德曼(蘇聯)葛新愛(中國)塞拉耶佛1973胡玉蘭(中國)格羅芙娃(捷克斯洛伐克)潘美拉(韓國)張麗(中國)名古屋1971林惠卿(中國)鄭敏之(中國)李莉(中國)沃斯塔夫(捷克斯洛伐克)慕尼黑1969小禾田敏子(日本)蓋斯勒(東德)亞歷山德魯(羅馬尼亞)濱田美穗(日本)斯德哥爾摩1967森澤幸子(日本)深津尚子(日本)魯德諾娃(蘇聯)山中教子(日本)盧布爾雅那1965深津尚子(日本)林惠卿(中國)李莉(中國)山中教子(日本)布拉格1963松崎君代(日本)阿萊克桑德魯(羅馬尼亞)澤勒爾(羅馬尼亞)孫海英(中國)北京1961丘鐘惠(中國)弗爾迪·高基安(匈牙利)松崎君代(日本)王健(中國)多特蒙德1959松崎君代(日本)江口富士枝(日本)佛爾蒂(匈牙利)邱鐘惠(中國)斯德哥爾摩1957江口富士枝(日本)海登(英國)澤勒爾(羅馬尼亞)渡邊淳一(日本)東京1956岡田大川富江(日本)渡邊(日本)澤勒爾(羅馬尼亞)江口富士枝(日本)烏特勒支1955羅齊亞努·安德斯坦(羅馬尼亞)赫伯樂·沃爾特(奧地利)佛爾蒂(匈牙利)渡邊純一(日本)溫布利1954羅齊亞努-安德斯坦(羅馬尼亞)田中好子(日本)江口富士枝(日本)佛爾蒂(匈牙利)布加勒斯特1953羅齊亞努-安德斯坦(羅馬尼亞)蘭托斯-戈外-法卡斯(匈牙利)羅薩琳(英國)戴安妮(英國)孟買1952羅齊亞努-安德斯坦(羅馬尼亞)蘭托斯-戈外-法卡斯(匈牙利)羅薩琳(英國)魯姆普勒(奧地利)維也納1951羅齊亞努-安德斯坦(羅馬尼亞)蘭托斯-戈外-法卡斯(匈牙利)紐伯格(美國)普里希(奧地利)布達佩斯1950羅齊亞努-安德斯坦(羅馬尼亞)蘭托斯-戈外-法卡斯(匈牙利)卡爾帕蒂(匈牙利)卡洛斯瓦莉(羅馬尼亞)斯德哥爾摩1949蘭托斯-戈外-法卡斯(匈牙利)拉斯科娃(捷克斯洛伐克)普里希(奧地利)索爾(美國)溫布利1948蘭托斯-戈外-法卡斯(匈牙利)托馬斯-達策(捷克斯洛伐克)德佩特里索娃(捷克斯洛伐克)洛奇亞努(羅馬尼亞)巴黎1947蘭托斯-戈外-法卡斯(匈牙利)布雷克博恩(英國)普里希(奧地利)托馬斯(英國)開羅1939博克納(捷克斯洛伐克)普利茲(奧地利)凱特納羅娃(捷克斯洛伐克)奈麗(埃及)溫布利1938普利茲(奧地利)博克納(捷克斯洛伐克)貝蒂亨利(美國)沃特魯布科娃(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1936阿隆斯-休斯(美國)霍恩-霍伯姆-科萊博斯巴齊(德國)凱特納羅娃(捷克斯洛伐克)斯米多娃(捷克斯洛伐克)溫布利1935凱特納洛娃(捷克斯洛伐克)嘎爾(匈牙利)斯米多娃(捷克斯洛伐克)馬塞勒德拉庫爾(法國)巴黎1934凱特納洛娃(捷克斯洛伐克)霍恩-霍伯姆-科萊博斯巴齊(德國)多拉埃姆登(英國)噶爾(匈牙利)巴登1933希博斯(匈牙利)梅德尼揚斯基(匈牙利)噶爾(匈牙利)霍伯姆(德國)布拉格1932希博斯(匈牙利)梅德尼揚斯基(匈牙利)噶爾(匈牙利)斯米多娃(捷克斯洛伐克)布達佩斯1931梅德尼揚斯基(匈牙利)穆勒-盧斯特(德國)噶爾(匈牙利)西普斯(匈牙利)柏林1930梅德尼揚斯基(匈牙利)希博斯(匈牙利)周思凡(奧地利)威爾代母(奧地利)布達佩斯1929梅德尼揚斯基(匈牙利)威爾戴姆(奧地利)馬格達-格爾(匈牙利)安娜斯波斯(匈牙利)斯德哥爾摩1928梅德尼揚斯基(匈牙利)梅策爾(德國)埃文斯-格賓斯多麗絲(威爾斯)瓊-英格拉姆(英國)倫敦1926梅德尼揚斯基(匈牙利)埃文斯-古賓(威爾斯)威尼弗里德-蘭德(英國)格特魯德威爾代母(奧地利)
雙打冠軍屆數舉辦地時間男子雙打冠軍女子雙打冠軍混合雙打冠軍第1屆英國倫敦1926年R.雅可比D.佩西(匈牙利) (未設)Z.梅什洛維茨M.梅德揚斯基(匈牙利)第2屆瑞典斯德哥爾摩1928年A.李布斯特R.圖姆(奧地利)M.梅德揚斯基(匈牙利)F.弗拉姆(奧地利)Z.梅什洛維茨M.梅德揚斯基(匈牙利)第3屆匈牙利布達佩斯1929年G.V.巴納M.斯扎巴多斯(匈牙利)E.梅茨格E.魯斯托(德國)I.克倫A.西普斯(匈牙利)第4屆德國柏林1930年G.V.巴納M.斯扎巴多斯(匈牙利)M.梅德揚斯基A.西普斯(匈牙利)M.斯扎巴多斯M.梅德揚斯基(匈牙利)第5屆匈牙利布達佩斯1931年G.V.巴納M.斯扎巴多斯(匈牙利)M.梅德揚斯基A.西普斯(匈牙利)M.斯扎巴多斯M.梅德揚斯基(匈牙利)第6屆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1932年G.V.巴納M.斯扎巴多斯(匈牙利)M.梅德揚斯基A.西普斯(匈牙利)G.V.巴納A.西普斯(匈牙利)第7屆奧地利巴登1933年G.V.巴納S.格蘭茲(匈牙利)M.梅德揚斯基A.西普斯(匈牙利)I.克倫M.梅德揚斯基(匈牙利)第8屆法國巴黎1934年G.V.巴納M.斯扎巴多斯(匈牙利)M.梅德揚斯基A.西普斯(匈牙利)M.斯扎巴多斯M.梅德揚斯基(匈牙利)第9屆英國溫布利1935年G.V.巴納M.斯扎巴多斯(匈牙利)M.梅德揚斯基A.西普斯(匈牙利)G.V.巴納A.西普斯(匈牙利)第10屆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1936年R.G.布拉特納J.H.麥克盧爾(美國)M.凱特納羅娃A.斯米多娃(捷克斯諾伐克)M.哈姆爾C.克列納娃(捷克斯諾伐克)第11屆奧地利巴登1937年R.G.布拉特納J.H.麥克盧爾(美國)V.德佩特里索娃V.沃特魯布科娃(捷克斯諾伐克)B.瓦納V.沃特魯布科娃(捷克斯諾伐克)第12屆英國溫布利1938年J.H.麥克盧爾S.希夫(美國)V.德佩特里索娃V.沃特魯布科娃(捷克斯諾伐克)L.貝拉克(匈牙利)W.伍德海德(英國)第13屆埃及開羅1939年G.V.巴納(匈牙利)R.伯格曼(英國)G.布斯曼G.普里希(德國)B.瓦納V.沃特魯布科娃(捷克斯諾伐克)第14屆法國巴黎1947年A.斯拉爾B.瓦納(捷克)G.法卡斯(匈牙利)G.普里希(奧地利)F.蘇斯G.法卡斯(匈牙利)第15屆英國溫布利1948年L.斯蒂佩克B.瓦納(捷克)M.弗蘭克斯V.S.托馬斯(英國)R.邁爾斯T.索耳(美國)第16屆瑞典斯德哥爾摩1949年L.安德里亞迪斯F.托卡爾(捷克)H.埃利奧特(蘇格蘭)G.法卡斯(匈牙利)F.西多G.法卡斯(匈牙利)第17屆匈牙利布達佩斯1950年F.西多F.蘇斯(匈牙利)D.博勒奇(英國)H.埃利奧特(蘇格蘭)F.西多G.法卡斯(匈牙利)第18屆奧地利維也納1951年L.安德里亞迪斯B.瓦納(捷克斯洛伐克)R.戴安尼R.羅薩林(英國)B.瓦納(捷克斯諾伐克)A.羅齊亞努(羅馬尼亞)第19屆印度孟買1952年藤井則和林忠明(日本)西村登美江博原靜司(日本)F.西多(匈牙利)A.羅齊亞努(羅馬尼亞)第20屆克羅地亞布加勒斯特1953年F.西多J.高基安(匈牙利)G.法卡斯(匈牙利)A.羅齊亞努(羅馬尼亞)F.西多(匈牙利)A.羅齊亞努(羅馬尼亞)第21屆英國溫布利1954年Z.杜利納V.哈蘭戈佐(南斯拉夫)R.戴安尼R.羅薩林(英國)L.安德里亞迪斯(捷克斯諾伐克)G.法卡斯(匈牙利)第22屆荷蘭烏得勒支1955年L.安德里亞迪斯B.斯蒂佩克(捷克斯諾伐克)A.羅齊亞努E.澤勒爾(羅馬尼亞)K.塞佩希E.高基安(匈牙利)第23屆日本東京1956年荻村伊智朗富田芳雄(日本)A.羅齊亞努E.澤勒爾(羅馬尼亞)E.克萊因L.紐伯格(美國)第24屆瑞典斯德哥爾摩1957年L.安德里亞迪斯B.斯蒂佩克(捷克斯諾伐克)L.莫沙奇(匈牙利)A.西蒙(捷克斯諾伐克)荻村伊智朗江口富士枝(日本)第25屆德國多特蒙德1959年荻村伊智朗村上輝夫(日本)難波多惠子山泉和子(日本)荻村伊智朗江口富士枝(日本)第26屆中國北京1961年星野展彌木村興治(日本)亞歷山德魯皮蒂卡(羅馬尼亞)荻村伊智朗松崎君代(日本)第27屆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1963年張燮林王志良(中國)松崎君代關正子(日本)木村興治伊藤和子(日本)第28屆南斯拉夫盧布爾雅那1965年莊則棟徐寅生(中國)林惠卿鄭敏之(中國)木村興治關正子(日本)第29屆瑞典斯德哥爾摩1967年H.阿爾塞K.約翰森(瑞典)廣田佐枝子森澤幸子(日本)長谷川信彥山中教子(日本)第30屆德國慕尼黑1969年H.阿爾塞K.約翰森(瑞典)S.格林伯格Z.魯德諾娃(蘇聯)長谷川信彥今野安子(日本)第31屆日本名古屋1971年T.克蘭帕爾J.約尼爾(匈牙利)林惠卿鄭敏之(中國)張燮林林惠卿(中國)第32屆南斯拉夫塞拉耶佛1973年S.本格森K.約翰森(瑞典)亞歷山魯德(羅馬尼亞)濱田美德(日本)梁戈亮李莉(中國)第33屆印度加爾各達1975年J.約尼爾G.蓋爾蓋伊(匈牙利)亞歷山魯德(羅馬尼亞)高橋省子(日本)戈莫茲科夫費爾德曼(蘇聯)第34屆英國伯明罕1977年梁戈亮李振恃(中國)朴英玉(朝鮮)楊瑩(中國)塞克雷坦貝爾熱雷(法國)第35屆朝鮮平壤1979年D.舒爾貝克A.斯蒂潘契奇(南斯拉夫)張立張德英(中國)梁戈亮葛新愛(中國)第36屆南斯拉夫諾維薩德1981年李振恃蔡振華(中國)張德英曹燕華(中國)謝賽克黃俊群(中國)第37屆日本東京1983年D.舒爾貝克卡列尼茨(南斯拉夫)戴麗麗沈劍萍(中國)郭躍華倪夏蓮(中國)第38屆瑞典哥德堡1985年阿佩依倫U.卡爾松(瑞典)戴麗麗耿麗娟(中國)蔡振華曹燕華(中國)第39屆印度新德里1987年陳龍燦韋晴光(中國)梁英子玄靜和(韓國)惠鈞耿麗娟(中國)第40屆德國多特蒙德1989年羅斯科普夫費茲納爾(德國)喬紅鄧亞萍(中國)劉南奎玄靜和(韓國)第41屆日本千葉1991年P.卡爾松馮舍(瑞典)高軍陳子荷(中國)王濤劉偉(中國)第42屆瑞典哥德堡1993年王濤呂林(中國)劉偉喬雲萍(中國)王濤劉偉(中國)第43屆中國天津1995年王濤呂林(中國)鄧亞萍喬紅(中國)王濤劉偉(中國)第44屆英國曼徹斯特1997年孔令輝劉國梁(中國)鄧亞萍楊影(中國)劉國梁鄔娜(中國)第45屆荷蘭埃因霍溫1999年孔令輝劉國梁(中國)王楠李菊(中國)馬琳張瑩瑩(中國)第46屆日本大阪2001年王勵勤閻森(中國)王楠李菊(中國)秦志戩楊影(中國)第47屆法國巴黎2003年王勵勤閻森(中國)王楠張怡寧(中國)王楠馬琳(中國)第48屆中國上海2005年孔令輝王皓(中國)王楠張怡寧(中國)王勵勤郭躍(中國)第49屆克羅地亞薩格勒布2007年馬琳陳玘(中國)王楠張怡寧(中國)王勵勤郭躍(中國)第50屆日本橫濱2009年陳玘王皓(中國)郭躍李曉霞(中國)李平曹臻(中國)第51屆荷蘭鹿特丹2011年馬龍許昕(中國)郭躍李曉霞(中國)張超曹臻(中國)第52屆法國巴黎2013年陳建安莊智淵(中華台北)郭躍李曉霞(中國)金赫峰金仲(朝鮮)第53屆中國蘇州2015年張繼科許昕(中國)劉詩雯朱雨玲(中國)許昕(中國)梁夏銀(韓國)第54屆德國杜塞道夫2017年許昕樊振東(中國)丁寧劉詩雯(中國)吉村真晴石川佳純(日本)第55屆匈牙利布達佩斯2019年馬龍王楚欽(中國)王曼昱孫穎莎(中國)許昕劉詩雯(中國)
歷屆之最歷屆 世界桌球錦標賽之最獲得男子單打冠軍最多運動員維克托·巴納先後獲得22枚世乒賽金牌中包括5次男單冠軍、8次男雙冠軍、2枚混雙金牌和7次男團冠軍。蟬聯男子單打冠軍最多的運動員巴納匈牙利選手巴納在1932-1935期間,連續奪得四屆世乒賽男子單打冠軍,當時還是一年舉辦一屆世乒賽。獲得男子單打冠軍最多的中國運動員莊則棟先後於1961年、1963年、1965年三度蟬聯男子單打冠軍,此外還於1965年與徐寅生合作獲得男雙冠軍,另外還獲得了一次男團冠軍。王勵勤先後於2001年、2005年、2007年三度獲得男子單打冠軍,此外還於2001年、2003年兩次與閻森合作蟬聯兩屆男雙冠軍,並於2005年、2007年兩度與郭躍合作蟬聯兩屆混雙冠軍,另外還獲得了4次男團冠軍。馬龍先後於2015年、2017年、2019年三度蟬聯男子單打冠軍,也是繼莊則棟後第二位蟬聯三屆男單冠軍的運動員,此外還於2011年與許昕、2019年與王楚欽攜手兩次獲得男雙冠軍,另外,還於2006-2018期間七次團體冠軍。獲得女子單打冠軍最多的中國運動員鄧亞萍先後於1991年、1995年、1997年三次獲得女子單打冠軍,此外還於1989年(與喬紅)、1995年(與喬紅)、1997年(與楊影)合作三度獲得女又冠軍,另外還獲得三次女團冠軍。王楠先後於1999年、2001年、2003年蟬聯三屆女子單打冠軍,此外還於1999年、2001年兩次與李菊、2003年、2005年、2007年三次與張怡寧五度蟬聯女雙冠軍,還於2003年與馬琳合作獲得混雙冠軍,另外還蟬聯了六屆女團冠軍,也是中國女子桌球運動員在世錦賽上集齊女單、女雙、混雙、女團四大冠軍的第一位大滿貫。丁寧先後於2011年、2015年、2017年三次獲得女子單打冠軍,2017年蟬聯單打冠軍也是繼王楠後又一個蟬聯單打冠軍的女大滿貫得主,此外2017年(與劉詩雯)合作獲得女雙冠軍,另外還獲得四次女團冠軍。年齡最小的女子單打冠軍郭躍2007年獲得女子單打冠軍,時年19歲,是世乒賽歷史上最小的單打冠軍,而在此之前的2004年還首次獲得女團冠軍,當時年僅16歲,也是中國桌球史上最年輕的世界冠軍,郭躍在世乒賽歷史上先後一次獲得女單冠軍、兩次混雙冠軍(2005年、2007年與王勵勤)、三次女雙冠軍(2009年、2011年、2013年與李曉霞)四次獲得女團冠軍,也是繼王楠之後中國女子桌球運動員在世錦賽上集齊女單、女雙、混雙、女團四大冠軍的第二位大滿貫。大滿貫運動員(獲得單打、雙打、混雙、團體冠軍)林惠卿1965年作為主力幫助中國奪得女團冠軍,並且搭檔鄭敏之奪得女雙冠軍。1971年世錦賽拿到女單、女雙(和鄭敏之)、混雙(和張燮林)三項冠軍,是中國首位完成世乒賽全滿貫的運動員。曹燕華先後獲得1979年、1981年、1983年三屆女團冠軍,1983年、1985年兩屆女單冠軍,1981年搭檔張德英獲得女雙冠軍,1985年搭檔蔡振華獲得混雙冠軍。劉國梁先後獲得1995年、1997年、2001年三界男團冠軍,1997年、1999年搭檔孔令輝蟬聯兩屆男雙冠軍,1997年搭檔鄔娜獲得混雙冠軍。是中國第一位完成世乒賽全滿貫的男選手。王楠先後於1999年、2001年、2003年蟬聯三屆女子單打冠軍,此外還於1999年、2001年兩次與李菊、2003年、2005年、2007年三次與張怡寧五度蟬聯女雙冠軍,還於2003年與馬琳合作獲得混雙冠軍,另外還蟬聯了六屆女團冠軍。王勵勤先後獲得2001年、2005年、2007年三界男單冠軍,2001年、2003年搭檔閻森蟬聯兩屆男雙冠軍,2005年、2007年搭檔郭躍蟬聯兩屆混雙冠軍,此外還獲得4次男團冠軍。郭躍2007年獲得女子單打冠軍,2009年、2011年、2013年與李曉霞蟬聯三屆女雙冠軍,2005年、2007年與王勵勤蟬聯兩屆混雙冠軍,此外還四次獲得女團冠軍。劉詩雯劉詩雯於2019年首次獲得女子單打冠軍,同時與許昕攜手獲得混雙冠軍,在此之前於2015與朱雨玲、2017年與丁寧合作兩次獲得女雙冠軍,此外還獲得四次團體冠軍。
趣聞軼事獎盃故事世乒賽共設有7個正式比賽項目,每一項目都設有專門獎盃,並來自不同的國度,各項獎盃都是以捐贈者的姓名或國名命名的。男子團體冠軍杯稱“斯韋思林杯”,是前國際乒聯名譽主席、英國的斯韋思林夫人所捐贈。第一屆世乒賽就開始設立。女子團體冠軍杯稱“馬塞爾·考比倫杯”,是原法國乒協主席馬賽爾-考比倫先生所捐贈。第八屆開始設立。男子單打冠軍杯稱“聖勃萊德杯”,是原英格蘭乒協主席伍德科先生所捐贈,以倫敦聖勃萊德桌球俱樂部的名稱命名。第一屆世乒賽就開始設立。女子單打冠軍杯稱“吉·蓋斯特杯”,是由匈牙利乒協主席吉-蓋斯特先生所捐贈。第一屆世乒賽就開始設立。男子雙打冠軍杯“伊朗杯”,是由伊朗國王捐贈的。第一屆世乒賽開始設立。女子雙打冠軍杯“波普杯”,是前國際乒聯名譽秘書波普先生所捐贈。第二屆世乒賽始設。男女混合雙打冠軍杯“茲·赫杜塞克杯”,是原捷克斯洛伐克乒協秘書茲-赫杜塞克先生捐贈的。第一屆世乒賽就開始設立。世乒賽的所有獎盃都是流動的,獲勝者只在獎盃上刻上自己的名字。各項冠軍獲得者可保持該獎盃到下一屆世乒賽開賽前,然後交給新的世乒賽再爭奪。唯有男女單打冠軍,如連續3次獲得“聖-勃萊德杯”或蟬聯4次獲得“吉·蓋斯特杯”,則由國際乒聯製作一個小於原獎盃一半的複製品,永遠由獲得者保持。世乒賽的7個獎盃都是銀質的。迄今為止中國只有莊則棟、王楠因連續三屆獲得冠軍而獲得一個複製品。世乒賽獎盃從左至右分別為斯韋思林杯、考比倫杯、聖-勃萊德杯、蓋斯特杯、伊朗杯、波普杯和赫杜塞克杯。桌球外交1971年,在日本名古屋舉行了第三十一屆世界桌球錦標賽。中美兩國選手偶然相遇,美國選手詢問是否可以訪華。訊息返回國內,毛澤東作出決策,邀請美國桌球隊訪華,先打開了兩國人民友好往來的大門。“小球轉動了大球”,桌球外交推動了世界形勢的發展。傳奇人物瓦爾德內爾右手橫握球拍,與中國六代選手抗衡了20多年,2006年,41歲時退役。從1989年到1997年19次排名第一,是當時歷史上唯一一名同時獲得奧運會金牌、世乒賽冠軍、世界盃冠軍和歐洲錦標賽冠軍的男子選手,是國際乒壇第一位大滿貫獲得者。鄧亞萍先後獲得18次世界冠軍,連續8年女乒世界排名第一。劉國梁1996年奧運會上獲男雙(與孔令輝)、男單雙料冠軍,還是中國第一位世乒賽、世界盃和奧運會“大滿貫”獲得者,1996年世界盃後在國際乒聯排名榜上躍居首位,1999年第45屆世乒賽獲得男單金牌以後,歷史上成為唯一一個獲得過世乒賽、世界盃和奧運會所有項目金牌的桌球運動員。2002年退役擔任中國桌球隊教練;2003年6月23日出任中國國家桌球隊男隊主教練,2004年3月7日,率領中國男子桌球隊奪得第47屆世乒賽男團冠軍。2006年,率領中國男子桌球隊奪得第48屆世乒賽男團冠軍和多哈亞運會男團冠。2008年8月18日,率領中國男子桌球隊奪得北京奧運會男子桌球團體賽冠軍和男單冠、亞、季軍。
孔令輝2000年9月25日,悉尼奧運會男單決賽,孔令輝3比2力克乒壇“常青樹”瓦爾德內爾,成為小球時代的終結者,他也實現了個人的“大滿貫”。2006年10月12日孔令輝正式宣布退役。2013年,孔令輝正式成為中國女隊主教練。王楠2006年不萊梅世乒賽奪得女團冠軍後,王楠以19個冠軍頭銜超越鄧亞萍,成為中國奪得世界冠軍最多的桌球選手。2008年北京奧運會是王楠第三次參加奧運會桌球賽,她帶著微笑完成了自己的謝幕演出,將不會再征戰在桌球賽場上;這枚奧運會女團冠軍金牌的獲得,讓王楠的奧運會金牌數量達到4枚,追平了鄧亞萍的紀錄,也讓她給後人留下了一個難以企及的紀錄。作為中國女乒的一代女皇,她24個世界冠軍的輝煌歷史將被人們銘記。張怡寧繼王楠之後中國女子桌球隊的又一領軍人物。2004年雅典奧運會女子單打冠軍,2008年北京奧運會衛冕女單冠軍,2005年、2009年奪得世乒賽女單冠軍,實現世錦賽、奧運會和世界盃的雙滿貫。職業生涯中共獲得過19個世界冠軍。2011年3月底,張怡寧首次承認退役,自此,中國桌球的張怡寧時代正式結束。李曉霞2012年倫敦奧運會女子單打、團體冠軍,2008年世界盃女單冠軍,2013年第52屆巴黎世乒賽單打得冠後繼鄧亞萍、王楠、張怡寧之後中國女乒史上又一大滿貫得主,世界第八位桌球大滿貫得主。2016年8月11日,巴西里約奧運會桌球女單亞軍;8月17日,里約奧運會桌球女團冠軍,同日,李曉霞在微博上宣布退役。職業生涯中共獲得過19個世界冠軍。張繼科2011年首次參加第51屆鹿特丹世乒賽,獲得了男子單打冠軍,創造了奇蹟。接著在年底進行的世界盃又獲得了冠軍,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獲男子團體,單打雙料冠軍,成為繼劉國梁、孔令輝之後中國男乒史上又一大滿貫得主,世界第7位桌球大滿貫得主。在2013年的第52屆巴黎世乒賽男單比賽中再一次戰勝王皓,蟬聯男單冠軍。至此張繼科在所參加的5次世界單打比賽中均闖入了決賽,除2010年第一次參加世界盃時負於王皓外,後面的4次比賽均獲得了冠軍,效率之高堪稱歷史之最。2016年8月12日,巴西里約奧運會桌球男單亞軍;8月18日,里約奧運會桌球男團冠軍,到此張繼科共獲得了17個世界冠軍頭銜。丁寧2010年兵敗莫斯科後,2011年獲得鹿特丹世乒賽女單冠軍,同年獲得新加坡世界盃冠軍。2012年參加倫敦奧運會獲得女單亞軍和女團冠軍。2015年蘇州世乒賽決賽帶傷戰勝隊友劉詩雯,第二次獲得世乒賽女子單打冠軍。2016年8月11日,丁寧與李曉霞時隔4年後再次會師奧運決賽,這也是奧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2名選手連續兩屆在決賽中相遇,最後丁寧以4比3力克李曉霞,成就女子第五位“大滿貫”。2017年杜塞道夫女子單打決賽中,戰勝隊友朱雨玲,成功衛冕,同時成為鄧亞萍、王楠後第三位三捧世乒賽的女子大滿貫,世乒賽女雙決賽(搭檔劉詩雯)戰勝朱雨玲/陳夢,獲得女雙冠軍,成為54屆世乒賽唯一的雙冠王。同年天津全運會獲得女子單打冠軍,成為全滿貫。2018年成都世界盃,丁寧在決賽中4:0戰勝隊友朱雨玲,第三次獲得世界盃冠軍,同時也是丁寧的第20個世界冠軍。
馬龍馬龍年少成名,然而他在2012年才獲得第一個單打世界冠軍。十年磨一劍的馬龍在2015年迎來自己的巔峰,他連奪世乒賽、世界盃、總決賽等國內外獎項。2016年8月12日,在里約奧運會桌球男子單打決賽中獲勝,實現個人男單大滿貫,亦是男乒史上第一個全滿貫選手。在率隊獲得里約奧運男子團體冠軍後,馬龍已獲得18個世界冠軍。2017年6月5日,第54屆世界桌球錦標賽男子單打決賽中,馬龍成功衛冕,創造了男乒世界冠軍紀錄。中國成績20世紀1959年容國團為中國奪得第一個世界冠軍。1961年至1965年,中國隊奪得11項冠軍。60年代後期,中國隊沒有參加第29、30屆世乒賽。50屆世乒賽70年代的5屆世乒賽,在總共35項冠軍中,中國隊獲得16.5項。1981年,中國隊在36屆世乒賽上囊括7項冠軍及5個單項的亞軍。此後,在第37屆、38屆、39屆世乒賽上,又連續3次奪得6項世界冠軍。但在1989年的第40屆世乒賽上,成績滑至低谷,男隊丟了團體、單打、雙打冠軍。90年代,中國男隊從登頂到跌入低谷。36屆,中國男隊5比2勝匈牙利隊,37屆,中國男隊5比1勝瑞典隊,38屆,仍然以5比0勝瑞典隊,39屆,5比0再勝瑞典隊,到了第40屆,卻以0比5敗在瑞典人手下。43屆世乒賽上,中國隊又一次從低谷奮起,奪得全部比賽的7項冠軍。21世紀2001年第46屆世乒賽上,中國桌球隊第三次包攬全部7項冠軍。 2003年第47屆世乒賽丟掉男單金牌後,中國桌球隊又在48屆和49屆包攬了全部的七項冠軍。2009年和2010年第50屆世乒賽中,中國隊獲得了除女團冠軍外的全部冠軍。2011年第51屆單項世乒賽,中國隊包攬了五個單項的全部冠亞軍。截止到第51屆單項世乒賽結束,中國隊共獲男子團體冠軍18個,男子單打冠軍16個,男子雙打冠軍15個,女子團體冠軍18個,女子單打冠軍19個,女子雙打冠軍18.5個(其中0.5個是和朝鮮選手合作),混合雙打冠軍18個。2012年3月25日--4月1日,第51屆團體世乒賽在德國多特蒙德舉行。中國隊獲得男女團冠軍。2013決賽被劉國梁稱為桌球界的藏獒的張繼科,在世界桌球錦標賽中,以四比二的比分戰勝了同樣來自中國的,擅長直拍橫打的王皓,從而成功實現了世界桌球錦標賽男單的衛冕。而讓人同樣尊敬的王皓雖然在比賽中敗北,但是連續的世界大賽亞軍的成就也開創了桌球界的先河,這在從前世界桌球界是絕無僅有的。下面就關於這場比賽來看看小編帶來的相關體育信息的報導。可以說在比賽中,張繼科充分發揮自己敢於在關鍵時刻拼搏的精神,在關鍵球的處理上較之奧運會時的那場大戰又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場上的表現顯得更加成熟了,對此,當時進行現場解說的劉國梁給與了充分的肯定,最後張繼科也正是靠著在關鍵球的把握上取得了最後比賽的勝利。而王皓的技藝也基本達到了一個全新的境界,只是當自己的打法遇到張繼科時,就只能扮演襯托王者英雄的角色了。 以上就是最新的關於桌球的體育信息介紹。2016年
2016年3月6日,第53屆世乒賽女團決賽,中國隊3比0擊敗日本,第20次獲得冠軍。2018年5月6日,第54屆世乒賽團體賽決賽,中國男隊3比0擊敗德國,中國女隊3比1擊敗日本,第21次獲得冠軍。中國舉辦2019年4月22日,正在匈牙利布達佩斯進行的國際乒聯年度代表大會,剛剛結束了關於2022年世乒賽舉辦地的投票,在這輪投票中,成都擊敗另外兩座申辦城市——日本的北九州和葡萄牙的里斯本,正式獲得2022年世乒賽舉辦權。2022年世乒賽舉辦城市-成都